1. tibet.cn
            home

            幫老板“跑路”,不容職業閉店人干“臟活”

            發布時間: 2024-04-15 15:08:00 來源: 新京報

              視點

              近段時間,職業閉店人出現在公眾視野。據報道,在多地早教培訓機構金寶貝一夜之間關店一事的采訪中,多位家長表示,后續溝通中,出現了“第三方”進行線上及線下的協調工作。

              家長們梳理發現,對方先是開展低價促銷充值活動,吸引充值;接著,更換公司法定代表人;最后,一夜關張,由第三方接手與家長溝通。一套完整的閉店流程下來,原企業主金蟬脫殼;消費者的錢如同打了水漂;職業閉店人卻增加了業績,賺得了傭金。

              從報道可知,職業閉店人的存在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他們通過鉆法律空子,幫企業主逃避債務,讓無數消費者陷入維權困境。這一灰色職業,既是對市場經濟秩序的破壞,也對一地營商環境造成傷害,亟須重視與治理。

              這樣的“閉店人”能成為職業,甚至形成分工明確的完整產業鏈,主要還是鉆了預付費及企業法人變更等方面的管理漏洞。

              “職業閉店”整個操作流程都是以消費者預付費用為前提的。對此,即將于今年7月實施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為預付式消費設立了專門罰則,明確由各有關行政部門進行處罰。相信隨著法律法規的落地,再配以嚴密的執行措施,預付費亂象會得到有力遏制。

              再者,實現企業法人變更是商家順利“閉店”的關鍵一步。而職業企業背債人之所以能存在,就在于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審核的門檻較低。這本來是為了簡化審批流程,提高辦理效率,無形中卻為“職業閉店人”找人或盜用他人信息來背債提供了便利。

              堵住這個口子,既需要加大對失信人的懲戒力度,也需針對特定預付費行業建立資金監管及信息審查制度,從而盡早識別企業法人變更目的,防止債務人通過操盤全身而退。

              總之,職業閉店人靠嫁接風險牟利,讓消費者吃啞巴虧,成為市場中的渾水。對其治理,需拿出釜底抽薪的辦法,方能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

              □新京報評論員 遲道華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在线无码AV五月花_亚洲av一级在线观看_直接看黄网站免费无码_成 人 a v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