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ibet.cn
            home

            1931年,西藏駐京辦事處處長為改名逐級上報,終獲國民政府備案

            發布時間: 2020-11-06 16:54:00 來源: 中國西藏網


            西藏駐京辦事處處長、雍和宮堪布貢覺仲尼像(喜饒尼瑪提供)

              1931年, 西藏駐京辦事處處長、雍和宮堪布貢覺仲尼(1885—1944)向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提交報告,要求將其漢文名由“棍卻仲尼”改為“貢覺仲尼”。這件事,說來話長。1924年,貢覺仲尼受西藏地方所派,至雍和宮任堪布。在特殊時期,他作為西藏地方代表,主動與中央政府接觸,致力于改善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的關系。1929年時,貢覺仲尼由國民政府任命為“入藏宣慰專員”。1931年返京擔任西藏地方駐京辦事處處長,曾先后擔任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國民政府立法委員、中央執行委員等職。

              少數民族人士到內地,為方便交流,自然以漢語音譯其名或干脆起個漢文名字。1924年, 貢覺仲尼初到內地時,即請人代譯名為“ 棍卻仲尼”。這個音譯名從漢語字面上理解是容易引起誤會的。當時,就有人以此作諧詞,發表于報刊,雖為對事不對人的調侃,但也不雅。有史料稱,貢覺仲尼初次去見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戴傳賢。戴看了他遞上的名片后,交談中便多說了幾句,大意是從字面上理解,似乎“ 棍卻仲尼”有損“孔圣人”(即仲尼),建議他可以更名為 “貢覺仲尼”?!肮鳌备臑椤柏暋?,“卻”改為“覺”,意思馬上就變得不一樣,從漢文字面看起來確實就高大上了。

              1931年10月,貢覺仲尼隨著在內地居留時間的推移, 加之自己漢文水平的提高,正式向蒙藏委員會進呈稱:

              “竊查棍卻仲尼名字原從藏文譯音, 彼時本人初到內地, 不識漢字, 因即請人代譯, 未能詳加清審?,F以漢藏字音對勘, 殊覺棍卻二字不甚符合, 且字面亦欠莊雅, 擬將棍卻仲尼改為貢覺仲尼, 庶于字音、字面兩無遺憾。嗣后關于一切職任上公文、函電應行署名之處概用貢覺仲尼字樣。理合呈請鈞鑒, 分別呈轉備案?!?/p>

              為此, 蒙藏委員會“準予備案”專呈送行政院。11月5日,行政院為“準棍卻仲尼改譯為貢覺仲尼請鑒核備案事”致國民政府呈。兩天后, 國民政府頒布第三三九九號指令,準予備案。


            國民政府頒布的第三三九九號指令檔案影印件(喜饒尼瑪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貢覺仲尼后來在填報相關表格時,除了名外,還像內地人士一樣為自己取了一個字,即“壽丞”。

              少數民族官員譯名更改由中央政府頒令備案, 實屬不多。足可見國民政府對西藏事務之重視及對西藏地方代表貢覺仲尼的關注。

              貢覺仲尼漢譯名的選、用與他在內地對漢語的了解以及他個人對所負使命的定位和需求都有密切的關系。我們且不管是否有誰提議或建議,改名是其本愿。貢覺仲尼漢譯名的更改,不是簡單的字面變化。它清楚地反映了西藏等邊疆人士對民族文化的認識與變化過程,充分反映了藏漢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國西藏網 特約撰稿/喜饒尼瑪)

              

            (責編: 郭爽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在线无码AV五月花_亚洲av一级在线观看_直接看黄网站免费无码_成 人 a v免费视频